以下是无动力滚筒润滑操作指南及避免过度注油的3个关键技巧,帮助您高效维护设备并减少油脂浪费:
一、无动力滚筒润滑步骤
清洁轴承区域
用干净棉布或毛刷清除轴承端盖及周围的灰尘、油污和碎屑,防止杂质混入润滑脂。
若旧油脂已硬化,可用专用清洗剂(如煤油)溶解残留物。
选择合适润滑脂
优先使用高温锂基润滑脂(耐温、抗水性好)或设备说明书指定的润滑脂类型。
禁用机油或黄油:液态油易流失,黄油附着力不足,均可能导致润滑失效。
注油操作
使用手动注油枪或针管式注油工具,将润滑脂缓慢注入轴承密封圈内的空隙(见图示位置)。
注油量参考:轴承内部填充约30%~50%空间,外部覆盖薄层即可。
清理多余油脂
注油后擦拭溢出油脂,避免吸附灰尘形成污垢。
手动旋转滚筒2~3圈,确保润滑脂均匀分布。
二、避免过度注油的3个技巧
技巧1:使用小容量注油工具
工具选择:采用针管式注油器或小口径注油枪,精准控制单次注油量。
替代方案:若用普通油枪,可通过调节压力阀减少出油量。
避免错误:直接倾倒润滑脂会导致过量注入,难以清理。
技巧2: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则
首次注油:先注入轴承空间的1/3,转动滚筒后再补充少量。
观察状态:若手动转动顺畅且无噪音,无需继续注油;若仍有干涩感,再少量添加。
定期补充:每3~6个月检查一次,按需补油而非固定大量注入。
技巧3:润滑后检查与清理
目视检查:注油后观察轴承端盖是否溢出油脂,若溢出需立即擦拭。
运行测试:空载运行滚筒,若表面或支架出现油渍,说明注油过量,需拆卸清洁。
污染预防:在轴承外侧加装防尘盖或密封圈,减少油脂外溢和灰尘侵入。
三、润滑注意事项
环境适配:
高温环境(如烘烤车间)选用高温润滑脂(耐温>150℃)。
潮湿环境选择防水型润滑脂(如复合铝基脂)。
安全操作:
润滑前确保滚筒静止,避免旋转时注油导致工具卷入。
佩戴手套和护目镜,防止润滑脂接触皮肤或眼睛。
异常处理:
若注油后滚筒转动仍不顺畅,可能是轴承损坏或安装偏差,需进一步排查。
通过精准控制润滑脂用量和规范操作,既能保障滚筒灵活运转,又可避免油脂浪费和污染问题!